[1] |
刘慧丹, 尹利成, 朱继乔, 刘 静, 程朝阳, 戴惠磊. 时效轧制温度对低温取向硅钢组织、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24, 45(3): 80-84. |
[2] |
陈锦旗, 程朝阳, 冯大军, 王小小, 石祥聚, 彭志贤. 包套轧制法制备6.5%Si高硅钢及其性能特点[J]. 特殊钢, 2023, 44(4): 114-119. |
[3] |
叶 铁, 高振宇, 卢志文, 仲志国, 马春华. 常化温度对无取向电工钢50W300热轧板组织、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22, 43(4): 82-87. |
[4] |
张辉, 付勇军, 杨玲, 张静, 李莉. 真空预热处理对氮气保护高温退火取向硅钢30Q140冷轧板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21, 42(5): 60-64. |
[5] |
张峰. 铌对B50A1300牌号无取向硅钢显微组织和电磁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20, 41(4): 53-58. |
[6] |
武利平, 智建国, 刘青, 王少炳, 张江山. 套管TG22热轧钢带研究及产业化[J]. 特殊钢, 2020, 41(1): 21-23. |
[7] |
董爱锋, 侯鹏飞, 张文康. 普通取向硅钢板坯低温加热生产工艺及磁性研究[J]. 特殊钢, 2019, 40(5): 31-36. |
[8] |
林媛, 张文康. 退火温度和再结晶比例对0.58Si无取向硅钢0.50 mm 冷轧板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7, 38(4): 53-56. |
[9] |
谢力, 林媛, 张文康, 侯鹏飞, 马光, 杨富尧. 高温退火气氛N2含量对低温加热取向硅钢薄板磁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7, 38(2): 67-70. |
[10] |
王凌燕, 于旭光, 张翼, 刘 丹, 王俊帅. 温度对33EH高性能烧结钗铁硼永磁体磁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5, 36(1): 45-48. |
[11] |
林媛, 苗晓. 常化和退火工艺对冷轧无取向硅钢高频磁性能和强度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4, 35(3): 65-67. |
[12] |
苗晓, 卫英慧, 张文康, 王新宇. 二次冷轧的中间退火温度对2.3Si无取向硅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4, 35(2): 57-59. |
[13] |
叶铁, 周成, 高振宇. 热轧辊冷却对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卷纵向磁性的影响及工艺优化[J]. 特殊钢, 2013, 34(5): 28-31. |
[14] |
万勇, 陈伟庆, 吴绍杰. 钙和硼对无取向硅钢退火冷轧板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3, 34(5): 64-67. |
[15] |
王东兴, 张凌峰, 周颂红, 任毅, 钟荣, 曹诲. 基于改善30CrMo钢大棒材心部致密度轧制工艺有限元模拟[J]. 特殊钢, 2013, 34(4): 10-12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