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孟保功, 吴 腾, 李旭初. 罐箱用316L不锈钢(4.4~4.6)mm×2050 mm冷轧退火板白斑缺陷分析及控制[J]. 特殊钢, 2023, 44(1): 5-9. |
[2] |
赵海泉, 王新宇, 赖奇, 周兰花. C、Si含量和冷轧压下率对低碳钢Q195冷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8, 39(6): 51-53. |
[3] |
田华, 刘有鹏, 薛润东, 李显龙, 袁凯, 刘谨, 赵志毅, 吴潮荣. 退火温度对06Cr13不锈钢冷轧板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7, 38(6): 56-59. |
[4] |
宋娜娜, 鲍思前, 赵刚, 蔡珍, 徐洋, 黄祥斌. 基于CSP工艺锯片钢75Cr1静态再结晶研究[J]. 特殊钢, 2017, 38(5): 5-9. |
[5] |
林媛, 张文康. 退火温度和再结晶比例对0.58Si无取向硅钢0.50 mm 冷轧板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7, 38(4): 53-56. |
[6] |
邹勇, 卫英慧, 张晶晶. 终轧温度对Cr22Mo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织构和成形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7, 38(4): 64-67. |
[7] |
庄迎, 王贵平. 316L 不锈钢冷轧板表面缺陷分析和工艺改进[J]. 特殊钢, 2017, 38(2): 26-29. |
[8] |
黄明柱, 赵刚, 曹靖威, 胡致鍂, 陈佳丽, 李海龙, 肖 欢. 初次再结晶退火对模拟CSP含Cu Hi-B硅钢组织和织构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6, 37(4): 58-60. |
[9] |
王新宇. 铝含量和磁性退火温度对3.0 mm电磁纯铁冷轧板矫顽力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6, 37(3): 58-60. |
[10] |
马力, 赵刚, 黄儒胜, 刘占龙, 叶凡, 汤顺启. 模拟CSP试制0.42%Cu Hi-B钢初次再结晶退火工艺试验[J]. 特殊钢, 2016, 37(2): 66-69. |
[11] |
唐刚, 赵刚, 鲍思前, 王锋, 李黎, 李方方. 热轧板常化工艺对取向硅钢冷轧板退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5, 36(1): 56-59. |
[12] |
李慧, 梁精龙, 李运刚, 张冬青. 退火工艺对3.15 % Si冷轧无取向硅钢组织和织构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4, 35(6): 60-62. |
[13] |
唐 刚, 赵 刚, 鲍思前, 王锋, 孙宏云, 魏俊杰, 田云静, 栾梦君. 初次再结晶退火工艺对3%Si取向硅钢组织和织构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4, 35(3): 62-64. |
[14] |
姚春发、李光瀛. 等温淬火对 700 MPa 冷轧 TRIP 钢 0.15C-1. 5Mn-l. 4Si-0. 03Nb-0. 03Ti-0. 005N力学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4, 35(1): 53-56. |
[15] |
罗海燕, 肖欢, 赵刚, 余冲, 孙宏云, 魏俊杰, 樊雷. 冷轧压下率和再结晶退火温度对Ti-IF钢织构和成型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3, 34(6): 52-55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