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慧丹, 尹利成, 朱继乔, 刘 静, 程朝阳, 戴惠磊. 时效轧制温度对低温取向硅钢组织、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24, 45(3): 80-84. |
[2] |
陈锦旗, 程朝阳, 冯大军, 王小小, 石祥聚, 彭志贤. 包套轧制法制备6.5%Si高硅钢及其性能特点[J]. 特殊钢, 2023, 44(4): 114-119. |
[3] |
郭志红, 李向阳, 郑亚旭, 朱立光, 孙会兰, 李港湾, 王波, 曹瑞芳. 钇含量对3%Si取向硅钢组织和织构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23, 44(2): 70-79. |
[4] |
朱立光, 李港湾, 郑亚旭, 郭志红, 孙会兰, 李向阳, 冯 捷. 薄带铸轧流程制备含钇3% Si取向硅钢的组织和织构研究[J]. 特殊钢, 2022, 43(5): 14-22. |
[5] |
叶 铁, 高振宇, 卢志文, 仲志国, 马春华. 常化温度对无取向电工钢50W300热轧板组织、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22, 43(4): 82-87. |
[6] |
张辉, 付勇军, 杨玲, 张静, 李莉. 真空预热处理对氮气保护高温退火取向硅钢30Q140冷轧板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21, 42(5): 60-64. |
[7] |
叶晓瑜, 黄贞益, 李拔, 陈述, 贾书君, 左军. 再结晶区轧制工艺参数对X80管线钢组织及织构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21, 42(4): 12-16. |
[8] |
张智义, 李亚东, 陈春梅, 高振宇, 刘文鹏, 毛卫民, 杨平. 弯曲冷加工工艺对冷轧无取向硅钢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20, 41(5): 60-63. |
[9] |
张峰. 铌对B50A1300牌号无取向硅钢显微组织和电磁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20, 41(4): 53-58. |
[10] |
董爱锋, 侯鹏飞, 张文康. 普通取向硅钢板坯低温加热生产工艺及磁性研究[J]. 特殊钢, 2019, 40(5): 31-36. |
[11] |
张淑娟, 陆佳栋, 岳重祥, 李化龙. 常化温度对2.3% Si无取向硅钢2.5 mm热轧板冲击韧性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9, 40(5): 50-53. |
[12] |
赵海泉, 王新宇, 赖奇, 周兰花. C、Si含量和冷轧压下率对低碳钢Q195冷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8, 39(6): 51-53. |
[13] |
周杰, 赵振铎, 廉晓洁, 范光伟, 王立新, 张晶晶, 成生伟. 冷轧变形率对超纯铁素体不锈钢Cr22Mo织构和成形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8, 39(5): 70-74. |
[14] |
余冲, 肖欢. 轧后冷却工艺对模拟CSP含铜Hi-B钢热轧组织和结构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8, 39(2): 56-59. |
[15] |
田华, 刘有鹏, 薛润东, 李显龙, 袁凯, 刘谨, 赵志毅, 吴潮荣. 退火温度对06Cr13不锈钢冷轧板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7, 38(6): 56-59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