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承顺, 李六一, 成国光, 张建国, 李 渔, 屈志东. 不锈钢连铸中间包外壳倾角对流场影响的水模拟试验和应用[J]. 特殊钢, 2015, 36(6): 1-4. |
[2] |
郭军儒, 刘建华, 庄昌凌, 张庆雷, 雷 冲, 张凯亮. 电渣重熔工艺对孪晶诱发塑性(TWIP)钢冶金质量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4, 35(3): 42-44. |
[3] |
安杰, 于丹, 耿振伟, 贾瀚, 叶强, 李忠伟. VOD不锈钢水的初始温度对精炼效果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3, 34(1): 31-33. |
[4] |
安杰, 耿振伟, 李忠伟, 贾瀚, 于丹. 钢水C、Si含量对VOD精炼不锈钢喷溅的影响[J]. 特殊钢, 2012, 33(3): 26-28. |
[5] |
吕亚, 王新志, 胡锐, 刘磊, 李文山, 吕高森. 150 t顶底复吹转炉物料及热平衡计算与应用[J]. 特殊钢, 2011, 32(3): 33-36. |
[6] |
孙彦辉, 钱宇婧, 李啸磊, 蔡开科. 低碳低硅铝镇静钢LF顶渣硫分配比预报模型[J]. 特殊钢, 2011, 32(2): 1-4. |
[7] |
罗仁辉, 橙朱荣, 杨凌志. LF合金加料及终点预测模型的研究[J]. 特殊钢, 2011, 32(2): 8-10. |
[8] |
肖超平, 包燕平, 元鹏飞, 刘志明, 程晓文, 丘文生. 韶钢120 t LF钢水温度预报模型的开发[J]. 特殊钢, 2011, 32(2): 11-14. |
[9] |
王毓男, 包燕平, 崔衡, 陈斌, 季晨曦. 210 t顶底复吹转炉-RH流程IF钢板坯连铸钢水温降规律的研究[J]. 特殊钢, 2011, 32(1): 40-43. |
[10] |
姜静, 孟利东, 李素玲, 姜琳. 基于混合编码策略的电弧炉冶炼钢种的碳含量预报模型[J]. 特殊钢, 2010, 31(6): 13-15. |
[11] |
孙亮, 艾立群, 赵俊花, 黄宗泽. RH处理过程钢液流动行为的三维数值模拟[J]. 特殊钢, 2009, 30(2): 18-20. |
[12] |
姜静, 李华德, 孙铁, 姜琳.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电弧炉终点目标温度预报模型[J]. 特殊钢, 2007, 28(5): 22-24. |
[13] |
李法兴, 兰新哲, 宋永辉, 孙永喜. 260 mm×300 mm连铸坯内裂纹的分析和改进工艺实践[J]. 特殊钢, 2007, 28(1): 53-54. |
[14] |
陶子玉, 姜茂发, 刘承军. 基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的LF钢水终点温度预报[J]. 特殊钢, 2006, 27(6): 21-23. |
[15] |
韩传基, 艾立群, 朱立新, 蔡开科, 王新华 . RH-MFB二次精炼过程钢水温度控制的模拟[J]. 特殊钢, 2006, 27(1): 18-20. |